1958年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移交吉林省领导,学校党委根据吉林省的需要,增设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成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78年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后,正式建立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系儿童保健与儿少卫生研究所,方中元教授任主任。1984年因机构改革,儿童保健与儿少卫生研究所更名为儿少卫生、儿童保健与妇幼保健教研室,侧重于儿童保健的研究和妇幼卫生示范县的技术指导工作。1988年7月白求恩医科大学成立预防医学院,儿少卫生、儿童保健与妇幼保健教研室又改为儿少卫生教研室。这个时期,时任教研室主任的赵钟娥教授关于小儿腺病毒肺炎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和WHO合作开展的《加强中国基层妇女卫生/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全国分出东北、华北、西北等几个区同时进行服务指导。教研室赵钟娥教授、宋玉洁教授、徐萍教授等多名专家分别担任这个服务项目东北地区专家组副组长或专家。应国内母婴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991年7月1日白求恩医科大学从儿少卫生教研室抽调部分人员成立妇女卫生教研室和儿童保健教研室,创办隶属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妇幼卫生本科专业。剩余人员在主任高秀芝教授的领导下继续儿少卫生教研室组织结构与教科研工作。1996年高秀芝教授退休后由孙秀芳副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至1999年。从1999年到2004年,杨杰副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此间于2000年,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获得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2013年11月,梅松丽教授由社会医学教研室调入本室担任教研室主任至今。2013年以前,方中元教授、赵中娥教授、高秀芝教授、孙秀芳副教授、杨杰副教授、邓伟国教授先后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历任教研室主任,他们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除为研究生讲授高级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外,每年招收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1~2名,公共卫生卫生硕士2名。教研室每年承担全日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的讲授。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点自成立以来,在科研方面承担多项卫生部科研项目和吉林省的科研课题并撰写论文数百篇。本学科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近10项,获得纵横向科研经费7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 号 新捕京3522com儿少卫生学教研室 邮政编码:130021 办公电话: 0431-85619454 |
教研室现有人员5人,教研室主任为梅松丽教授,胡远超和蔺新丽讲师,,杨慧实验师。
教研室宗旨: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腾飞的翅膀。
承担教学任务(1)本科(2)研究生(3)成人教育
【本科生教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每年承担全日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和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成人教育学院和函授教育的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工作以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科研实践的指导工作。作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每年为研究生讲授高级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
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在科研方面承担多项卫生部科研项目和吉林省的科研课题,撰写研究性论文数篇。近3年积极参加省市纵、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每年都有3~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
科研方向为:
1.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及健康危险因素研究
2.妇幼健康与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措施研究
研究生(硕士、博士)
【研究生培养】
每年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和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3~4名。现已毕业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研究生19人,均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在读研究生5人。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测试、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儿童营养咨询。